汉语中的象声词




Learn Chinese & Culture @ iMandarinPod.com show

Summary: 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又叫“拟声词”。象声词多用在口语中。在口语中,说话人形象、生动地模仿他人、动物或者各类事物发出的声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加强了语言效果。在汉语中,象声词只用来表示声音,而和字义无关。 因为人的听觉、感觉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种声音,各个地区、甚至每个人摹拟的象声词也有不同。 以下是汉语中人们经常使用的象声词: (1)模仿人发出的声音:哈哈、呵呵、嘿嘿(笑声)、哇哇(小孩儿的哭声)、呼哧(喘气声)、阿嚏(打喷嚏声); (2)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汪汪(狗叫声)、喵(猫叫声)、咩(羊叫声)、嘎嘎(鸭子叫声)、呱呱(青蛙叫声); (3)模仿自然界事物发出的声音:呼呼(风声)、淅沥(雨声)、轰隆(雷声)、哗啦(流水声); (4)模仿日常事物发出的声音:丁零(铃声)、喀嚓(树枝折断的声音)、滴答(钟表的声音)、噼里啪啦(鞭炮声)。 象声词在口语句子中大多用作状语(adverbial)。比如: (1)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地走着。 (2)我的心怦怦地跳。 (3)他们叽里咕噜说了半天,我什么也没听懂。 象声词也可以用作定语(attributive)、谓语(predicate)、补语(complement),有时候也可以独立成句。比如: (1)你听到轰隆的雷声了吗? (2)他气得呼哧呼哧的。 (3)咣当!桌子上的花瓶掉在地上摔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