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公论  show

IT 公论

Summary: 《IT 公论》由 IPN 出品、不鸟万如一和 Rio 主持,首播于二零一三年十一月。本节目系一种综合性之科技节目。收听对象,并不限于社会上某一阶层。凡职业部门不同,知识水准互异,而对于科技有共同兴趣者,从任何角度,收听此秀,不致味同嚼蜡,毫无所得。一切题材,即就雅俗两极之范围内,伸缩去取,尽量适用多方面之需要,以求俗不伤雅,雅不背时。 科技播客,非奇技淫巧之表现也,亦非粉黑二元论争也。盖科技与吾人之关系至密至切,而欲其适合各人之需要,不悖于美之真义,则软件式款,与夫工作生活之配合,用例之转换,必有相当研究方克能之。而欲吾人乐愿研究之,则对于科技之兴趣,必先有以引起之,此《IT 公论》之滥觞也。

Join Now to Subscribe to this Podcast

Podcasts:

  Episode 150: 为成人准备的科技节目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33:41

为什么人的精神和身体需要垃圾,为什么非 1080p 不看说明你老了,新闻汇总,以及 John Siracusa 对不鸟万如一(曾用名:李如一)的影响。 每月三十元,支持不鸟万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可能有人已经知道了:安卓版 Pocket Casts 目前无法下载 IPN 播客网络旗下的节目,是因为它不支持 Server Name Indication。开发者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在下一次更新时修复。 Soylent 还在吃,但每天至少会吃一顿「真正的」食物。饥饿感仍旧存在,不过我还有自己所信奉的玄学: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需要摄入一定程度的(广义的)垃圾才能维持基本的 robustness。洁癖不仅是不性感的,更是法西斯的。有人不是说了吗?如今的科幻小说主题,就是「一个看上去很像苹果专卖店的极权国家」。苹果的迪斯尼家庭式价值观以及对垃圾的无爱一向是我的心头大恨。看,那个教女人手淫的游戏 HappyPlayTime 最近就被 App Store 以反色情的名义封禁了。 看到这里你当然明白,所谓垃圾并不是「被丢掉不要的东西」,而是「被某些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丢掉不要的东西」。在一个复数且富庶的开放性社会,这才应该是垃圾的本义。垃圾是社会空间中松动柔软的部分,完全没有垃圾的社会是什么社会?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John Siracusa 的 Mac OS X 评论终结了。虽然我并没有完整地看过其中任何一篇,但 Siracusa 的其它写作、播客以及人格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本期节目中深感自己辞不达意,希望这篇通讯能弥补遗憾。 一年一度的长篇 Mac OS X 评论投下的巨大阴影无疑会遮蔽 Siracusa 其它零散文章的光华,但我很怀疑那些评论和《尤利西斯》或 David Foster Wallace 的《Infinite Jest》一样,属于大家假装自己读过的东西。除了这个延续了十五年的传统之外,Siracusa 的写作均属小品。如果那篇剖析自我的〈Hypercritical〉不算的话,大部分都是对某种科技现象或作品的评论。我第一次注意到他的写作功力,是 2008 年的这篇关于 Chrome 浏览器的〈Straight out of Compton〉。当人人都在谈论 Google 为了推广这款新浏览器请 Scott McCloud 画的这本漫画,或是把标签页放到窗体顶部是多么大胆的行为时,Siracusa 是这么说的: Google’s approach with Chrome is different. Rather than removing features from existing web browsers, Google has taken its brightly colored forearm and swept the table absolutely clean. Forget about menu separators; why even have a bookmarks menu? Hell, why have a menu bar at all? Start with nothing. Assume nothing. Add features only as needed, and only in service of a well-defined design concept. That’s what’s most exciting about Chrome: not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Google has added, not the most prominent aspects of its user interface, such as the top-mounted tabs. All of that stuff will be tried and tested in the market. But the approach, the philosophy, the sheer chutzpah on display…that is a thing of beauty. 文字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听的。请忘掉小学和中学那恐怖的语文课,把这两段文字朗诵出来。它们背后包含的想法属于共识——Google 推出 Chrome 时并没有丝毫隐藏野心的意愿——但那种掷地有声的文气在科技写作中非常罕见。 2009 年的〈The Once and Future e-book: on Reading in the Digital Age〉很可能是 Siracusa 最被忽略的力作。这篇讲述电子书前世今生的文章在很长时间里都定义了我对电子出版和数字阅读的理解。它消灭了我对于屏幕阅读的分别心,让我明白并不只有所谓「严肃阅读」才值得被严肃对待。身为 2002 年就投身电子出版行业(Peanut Press)的程序员,Siracusa 在亲身经历了失败之后,在新一代电子阅读方兴未艾的时刻(Kindle 诞生于 2007 年末,iPad 诞生于 2010 年),对阅读的未来给出了冷静的分析和热诚的展望。在全文的最后两段他写道: Let me leave you with a quote from another Peanut Press founder, one which reflects his not-entirely unfounded optimism about the subtle seduction of e-books: “You know what we call people who finally try e-books after they’ve sworn they could never read on a handheld device? ‘Customers.’” It happened to me; it could happen to you. I hope it does, because the future of e-books has been a long time coming. I just hope it gets here soon. 这不是你那「干货满满」的文字。所谓的干货满满,难道不正是庸俗功利主义的完美体现吗?这也不是盲目乐观派的那种「未来一定好」论调——那是没有过去和现在的人的特征。Siracusa 在愤世嫉俗和技术信仰之间找到了最好的平衡点。他总是享受当下的生活,但也从未对未来丧失希望。 我愿意把 Siracusa 称之为文人科技作者,这一点直接体现在他对用典的热衷。在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里他没少笑话听不懂流行文化典故的 Casey Liss 和 Marco Arment,而他的文章也屡次逼近用典过度的边缘。1992 年的电影《Singles》?Beastie Boys 的《Sabotage》歌词?〈Straight out of Compton〉是 Hip-Hop 乐团 N.W.A. 在 1988 年发表的一张专辑名称,文中最后一句「Tell ‘em where you’re from」也来自同名歌曲。和中国古典写作一样,典故是对自身传统中的文脉的确认,也是和其他知识生产者在异次元空间的对话。Siracusa 的文风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从来不顾影自怜。 在某一集的 Accidental Tech Podcast 里,Siracusa 曾说自己是一个极度趋利避害的人,因此不会选择创业。以他对技术的理解,以及在业界十数年的编程经验,若想要寻求资本的帮助来「干一番事业」,想必不是没有可能。可以想像若是在今天的中国,会有多少人劝诫他「不要一辈子为别人打工」。但所谓「真正优秀的人不会为别人打工」显然是一种充满恶意的谎言,社会的整体性强大只有在各层级都保持坚实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立。在我看来,John Siracusa 这类作者的存在和美国科技业的辉煌有一种共生关系。他的写作证明了科技是如今智识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打在那些认为只有实干才有价值的机会主义者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在一切都可以消费的今天,消费者或许得不到他们以为自己想要的,但几乎总是能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一个只有枪稿、新闻通稿以及非粉即黑心态的科技媒体圈,只不过证明了它的受众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不鸟万如一最近在玩的 app(Rio 最近没有玩什么 app) Does Not Commute Propellerhead Take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TidBITS 已经做了廿五年 去过纽约的朋友都在地铁里见过老鼠吧? 虚拟现实不光是用眼睛看,还是用耳朵听的 相关链接 Server Name Indication Kraftwerk Tron Shoegazing 奇点 Neil Cybart Pandyland 的 Apple Watch 漫画 Soylent Scott Forstall 在 Twitter 宣布自己当上了百老汇歌舞剧 Fun Home 的监制 itBit IT 公论 №5: 比特币:投资神器还是 geek 玩具? Pebble SeaNav US 教女人手淫的游戏 HappyPlayTime John Siracusa 在 Ars Technica 的文章列表 Siracusa 的 Yosemite 评论相关统计 Siracusa 对游戏 Ico 的评论 Siracusa 对 Chrome 浏览器的评论:Straight out of Compton N.W.A. 的专辑《Straight Outta Compton》 《他来自江湖》 Phil Schiller 在 Twitter 上对 Siracusa 的 OS X 评论的评价 The Incomparable 播客 №194(《魔女宅急便》) Google Chrome 刚推出时的漫画 Siracusa 对游戏 Journey 的评论 人物简介 不鸟万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9: 「你是一只没有电量显示灯的 Apple Watch。」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41:35

科学与玄学,妓女使用 Periscope 做生意的权利,Kong 丑吗?,以及李如一吃 Soylent 摔破头的经历。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有听众希望我们聊聊 xkcd 的这个漫画,刚好上周又有朋友来信对 Rio 说的「24-bit/96khz 音乐格式难道不是已经被证明是个 joke 吗?」表示反对,两件事可以放在一起谈。 漫画讽刺的是审美和品鉴,或者说审美和品鉴行为中的不确定性。这个话题总有人觉得争不出结果:一方觉得艺术有高下之分简直不需要证明,另一方……另一方最讨厌不能被证明的东西。Rio 说如果一个人无法通过品红酒的双盲测试,至少说明他所做出的任何关于红酒品质的判断都对未来不具备指导意义。这倒是和 Joshua Engel 在 Quora 答的这道题异曲同工。艺术没有用,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指导意义。此外艺术还最喜欢不可预测的、危险的东西。不过李如一和 Rio 至少确认了一点:「正确」即不是艺术的目的,也不是科学的目的。 脑筋活络的家伙用 Periscope 直播《Game of Thrones》,居然还真有人看。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在学校门外的录像厅看盗版《黑客帝国》的事——画质与那份热血少年迫不及待的心情大概都类似。记住,什么片子都非要 1080p 才看的时候,就是你老去的时候。毫无疑问,这位盗火者的 Periscope 账号随后即被封禁。盗版可耻,VCD 画质的盗版同样可耻。但随着科技公司的势力逐渐膨胀,似乎也需要思考一下权力边界的问题。若是娼妓合法化的国家有性工作者想用 Periscope 视频直播谋生,但被 Periscope 以违反用户条款的理由封禁,孰是孰非?最怕政府权力扩张的朋友会立即指出 Periscope 作为商业公司有权歧视用户——只要愿意承担相应后果。但假如 Periscope 在视频直播领域呈一家独大之势,不论是否违法,事实上都会造成性工作者对这一新技术的 access 受损。而 access 恰恰是技术公司最热衷于标榜的东西。 前途无亮的社交玩具 Path 最近推出了名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玩具 Kong,从域名 kong.wtf 到视觉设计都大胆恣意地无视硅谷流行的简约优雅(小)清新风。标新立异当然不是没有后果,中文世界似乎已经用一个「丑」字把它打入了冷宫。但 Kong 真的丑吗?你究竟是因为它丑而不喜欢,还是因为你那基于 Path 的设计风格而形成的期待被踩成了七彩碎片而不喜欢?如果能分清这两件事,这封信开头提到的艺术鉴赏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你能吃高级日式料理,也能吃街边的牛杂,当然你也能够领会 Kong 那「打到埋身」的冲击美感。 美国的听众或许很多人都尝过 Soylent 了?这是一种用来取代「真正的食物」的代餐饮料。粉末冲剂简单方便,价格廉宜,实乃脑力工作者居家旅行必备良友——生产它的公司 Rosa Labs 是这么希望的。这家公司的口号叫「engineering future foods」,而他们也真有在食品生产和研发上贯彻软件工程的做法。每一代 Soylent 都有版本号(最新的是 1.4),说明书叫 release notes,配方开源,鼓励大家去 fork。不过和所有开源的东西一样,Soylent 的入门成本不低。我在过去一周为了实验纯 Soylent 饮食会带来什么后果,已经被迫把自己变成了一位营养学民科。即便如此,还是没能在自己的能量输出和输入之间找到平衡——请各位照字面意思理解:由于血糖不足,前天我坐在沙发上看了一集《Silicon Valley》后站起来不省人事晕倒在地,左边额头上结的痂就是证据。这当然只能怪我自己营养学功课做得不到位,但难道吃 Soylent 的目的不是为了节省时间吗?我过去一周花在思考吃什么以及吃多少上的时间可远远超过了从前。说到底还是当了好奇心的奴隶。开源的东西,省钱或许可以,怎么可能省下时间?食品界可一点不缺各种封装好的库和 XX-as-a-Service,而且各种风味任君选择,低俗如 Kong 者——例如纽约的 Papaya King 热狗店——也有大批拥趸。Rio 的经典比喻:只靠 Soylent 过活的我,就像一只没有电量指示灯的 Apple Watch:饥饿是常态,但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吃饱了。 李如一最近在玩的 app(Rio 最近没有玩什么 app) Dark Echo Highball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David Tod Roy 的英译本《金瓶梅》是堪比《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的宏伟工程 1990 年代的三款经典女性主义游戏重见天日,李如一也有捐 Kickstarter 哦 相关链接 《Byte》杂志上的「智能手表」 Dan Lavry: Sampling Theory For Digital Audio (PDF) The Science of Sample Rates (When Higher Is Better — And When It Isn’t xkcd: Connoisseur Joe Biden UCSD 的作曲家梁雷利用黄宾虹的画作曲 Insex(蜘蛛系列) Kong 内核恐慌第十五期:数据可视化与交互设计 Papaya King(李如一在节目里没想起名字的热狗店) Soylent Nectar Soylent 创始人最初的实验报告(2013) 《纽约客》对 Soylent 的报道:The End of Food 味之道 nvALT Notational Velocity Ubuntu Linux from Scratch Silicon Valley(美剧) Michael Pollan: In Defense of Food Phytochemical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8: 耐心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2:21:06

Apple Watch 和新 MacBook 上手体验,Mac OS X 10.10.3 (Photos.app),iOS 8.3,以及「完人」Tim Cook。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首先通报一则新闻,罗登兄的《硬影像》已于上周加入 IPN 播客网络。《硬影像》是一个关于电影、电视、摄影、叙事、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播客,水平很高,我们感到荣幸。如果您之前订过,请重新订阅,否则就收不到未来的节目了。在通用型播客客户端里搜索「硬影像」,认准绿底「硬」字图标即可。原《硬影像》在荔枝 FM 上的频道不会继续更新。此外,《硬影像》也有了自己的域名:hardimage.pro 我很幸运地在录制本期节目之前看到了王俊煜兄的文章《智能手表》。俊煜文章不多,但总有一些独到的观察。让我意外的是他用智能手表已有一年多时间,包括 Pebble、三星 Gear Live 和 Moto 360。文中的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Google 有很清晰的哲学,就是把 Android Wear 做成一个 Android 手机通知栏的扩展,特别简单的信息,特别简单的交互。带来的方便也特简单,以前经常要把手机从兜里掏出来扫一眼,现在抬一下手就可以。这个事情听起来挺琐碎的,掏一下手机,多简单的事情呀,不麻烦。但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智能手机」,这个如今颠覆了整个行业的东西。其实智能手机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办公室、家庭这些固定场所使用,所谓「移动互联网」并不是那么的移动。手机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其实也就是要上网不用再走到书桌前坐下,上厕所、吃饭、躺着都可以。就是减少了这么一步,手机取代了电脑的很大一部分使用时间 (但整体的时间是变多了的),我开始用 Android Wear 以后,也经常不把手机掏出来了 (整体的时间也应该是变多了的)。 有觉得似曾相识吗?「有了它就不用整天掏手机了」难道不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不少人谈到 Apple Watch 时最常说的几句话吗?可是你猜怎么着:Android Wear 和 Pebble 已经把这个需求解决了。 我们当然对苹果有更高期待。我的兴趣主要在于观察可穿戴设备/隐在电脑(Ubiquitous Computing)未来的方向,Rio 则期待智能手表找到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很显然 Apple Watch 和 iPhone 不会是一个级别的产品,但这没有关系。科技圈有十五年出一件大事的迷信,2007 到 2015 只有八年,怎么也得至少等过了十年的坎。 关于 Apple Watch 的种种细节以及我的试戴体验,请大家直接听本期节目。这里想聊点别的事。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科技范式的更迭往往意味着补充,而非取代。正如其字面意思所暗示的,补充意味着有新的东西要出来。至于那是什么,目前唯一诚实的答案是「我不知道」。这是厂商、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以及我们用户要一起协力搞清楚的事情。从 2007 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这个过程。现在是新的起点。 那么就可以回到本期节目的标题了。根据 Mike Kruzeniski 的记述,大约 2008 到 2009 年间曾有公司想挖走 Jonathan Ive。Ive 回答说,我花了十年才把苹果改造成可以让我做自己想做的设计的程度,不会随便离开。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Kruzeniski 说,那就意味着在 Ive 眼中,2009 年他才刚刚开始「做自己想做的设计」,而再往前推十年的 1998 年,则是苹果最凄惨的时期。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见到类似这样的问题:2015 年,去微软、谷歌、脸书、苹果、LinkedIn 中哪一家科技公司就业更有发展前途?。兜售自己的技能时货比三家是天经地义。但试想如果你是 Ive,能否在 1990 年代熬过苹果的低谷期?(Ive 于 1992 年加入苹果。)而在 2009 年,iPhone 已经出到第三代的时候,又能否有耐心和想像力说「之前只是热身」? 《Becoming Steve Jobs》告诉我们,是 Pixar 的 John Lasseter 和 Ed Catmull 教会了乔布斯耐心的重要性,从而对苹果在廿一世纪的辉煌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确,尽管这是一家出了新机器就可以随时放弃对旧接口的支持的公司,但苹果的耐心总是遗憾地被人忽视。John Gruber 在 2010 年的这篇「This is How Apple Rolls」里捕捉到了这种耐心。民间传统智慧——不要买第一代苹果产品——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这家公司坚韧的耐心。第一代产品有缺陷,但急什么?我们一定可以完成年复一年的渐进改良。耐心的本质其实就是自信。 我一直以为,苹果的产品再好,如果我们只能谈论某某产品该不该买,该什么时候买,好在哪里,坏在哪里,那么仍旧只不过是着了消费主义的道。以我个人而言,甚至还会担心当这些制造工具的人把每一件工具都变成了欲望物件之后,国民收入还有多少可以分配给用这些工具制造出来的内容上。毕竟当你花了四千人民币买苹果的手表之后,就少了四千人民币买书、唱片和电影节套票。因此,我总是希望在把玩这些数码玩具之余,能够得到一点真正的干货。不是那些教你如何创业,如何 GTD,如何在面对金融大佬时显得「高大上」或是如何解读中共高层文件之类的干货,而是真的可以让你体内的化学元素发生一点变化,产生「我有不得不做的事」那种冲动的干货。这也正是英文 inspiration 一词的真义。 耐心地等待吧。你的 Apple Watch 大概也要六月才能发货,HealthKit 和 ResearchKit 的应用大概再要三到五年才能看清轮廓,届时的 Apple Watch 对实体环境的感知能力会提高多少?虚拟现实/扩增现实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在等待这些或许不会出现的 paradigm shift 的同时,别忘记读该读的书,看该看的戏,听该听的歌,然后你就会发现未来远比你想像中来得快。 (又及:本期录音结束后,我和 Rio 做了 Twitter 转发的实验。它跟新浪微博的设计一样:原 tweet 被删除后,被转发的版本也会消失。) 李如一最近在玩的 app(Rio 最近没有玩什么 app) Earth Primer Adobe Slate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The Radical Vision of Toni Morrison 相关链接 @WomensHumor on Twitter 《硬影像》加盟 IPN 免费试读 IT 公论周五通讯:We can have nice things Jony’s Patience The Verge 的 Apple Watch 评论 王俊煜的文章《智能手表》 ECM John Gruber 的 Apple Watch 评论 IT 公论第一四五期:医疗的未来 2.0 IT 公论第二期:如何让路由器变聪明 张岱《陶庵梦忆》(「人无癖不可交」出处) 微管理 Earth Primer Adobe Slate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7: 杨凡和林青霞教你玩 Periscope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48:37

本期话题包括 danah boyd 的《It’s Complicated》,Rio 实地体验 Force Touch 触摸板的感受,主打高音质牌的音乐流媒体服务 Tidal,以及 Meerkat 和 Periscope。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今天的标题看起来有点故弄玄虚,但我保证是认真的。 香港导演/摄影师杨凡和东方不败林青霞当然没有在玩 Periscope——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这个猜测应该八九不离十。2013 年 11 月 3 日,杨凡在香港《苹果日报》的一篇题为〈念念华严经〉)的专栏里讲了林青霞 Skype 视频的故事。林青霞答应时任台湾文化部长的龙应台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一场记者招待会。大概是之前没怎么用过 Skype,她希望在正式出场前夜先和好友杨凡彩排一番。结果杨凡发现效果惨不忍睹: ……午夜后的美人终于和我 Skype 连上线。望见她那灯光不足的画面,就知美人对电脑白痴过我。我问美人什么时候懂得这电脑科技?她说昨天。接着打开麻雀灯,用不同的角度替自己打灯,有时又用一张小白纸作反光板,希望可以打个大平光。完全像个小学生…… 身为耽美派摄影师、为无数明星拍过写真的杨凡当然无法接受: 我心想一个记招怎可如此随便,何况吸镜率特高的林美人。我说为了你的粉丝,绝不能随便,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下午到府上替你打个美人光,一定要美丽过美丽! 说做就做,杨凡第二天提早几个小时跑到林青霞家里帮她布光,置景,「找三四个家仆将家具重新搬移,千万要做到简单自然而不着痕迹」。 这个故事一直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原因之一是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某次和一位瑞典仁兄视频,对方光线自然,肤色润泽,我则仿佛刚刚熬了两个通宵的死狗一般。数日后再次拨通他的 Skype 之前,我随手拿起桌上的廉价台灯从侧面照向自己,结果对方第一句话就说:「Ah! You have better lighting!」这要是被杨凡看到了,大概是连幼儿园水平都不如的失格把戏,但即便如此,打不打光,效果立竿见影。 这两个故事给我的教训是:视频好难。不是量子物理的难,视频制作不是某种需要特殊禀赋才能掌握的东西。但视频是如此「重」的一种媒介,灯光、布景、化妆、录音、摄像、表演都牵涉到种种必须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技巧。只有当所有这些条件都被满足的前提下,一条还过得去的视频才能被拍出来。嗯,和你们这些写文章的人不一样,我们视频狗光是做到让人觉得能看已经竭尽全力了。 现在可以回到 Periscope 和 Meerkat 的话题。关于最近突然爆红的这两个视频直播软件的讨论大多聚焦在 Periscope 的产权归属上:作为被 Twitter 收购了的公司,它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 Twitter 的社交圈信息(social graph)。相反,Meerkat 走红还不到一周,就遭到了 Twitter 的限制。但在我看来,视频制作的重量感才是 Periscope 类服务长期发展的最大阻力。一个普通人每天有多长时间是身处一种达到了播出级别的环境当中?又有多少时间和动力去把自己以及周围环境布置到可以相对不那么寒碜地出现在镜头前的状态?即便是林青霞,也需要老友职业摄影师特地跑来帮忙。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把「全方位」和「多角度」等同于「好」。任何有过自拍经验的人都明白,好看的角度是有限的。好的角度可以点石成金,糟糕的角度能把美女变成猪头。如果你认为 Periscope 一类的服务可以鼓励庶民在偶然性地经过突发事件现场时可以发挥「公民记者」的作用,请不要忘记这种使用场景早就被 YouTube 满足。更关键的是,公民记者并没有足够的动机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在场是偶然,不在场是必然。需要有多少个偶然同时在场,方可达到足够全的方位和足够多的角度?什么样的机制能从这些角度中选出少数值得留下的那几个? 然后你会发现,传统的视频生产流程早已通过多年养成的专业主义解决了这些问题。 一个基本前提是:人类对于劣质视频(以及音频)的容忍度远低于对劣质文字的容忍度。看一眼满篇别字的潦草作文,如果观点有趣,拿了就走也不太亏。要你去看心中偶像在未经准备的状态下于屏幕前呈现出的怪相,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视频和文字一样,是一种广义上的书写工具。「我没兴趣看你 140 个字的絮叨」和「我没兴趣看你家冰箱里的东西」的区别在于,除去创意和构思的时间后,写出一条聪明段子所花的时间比拍出一条精彩的实时冰箱视频要少太多。 当然,有一种人不会在意你粗制滥造的视频:爱你的人。对于他们,我们已经有了 FaceTime, Skype 视频,微信视频,LINE 视频…… 说了这么多,我们对 Periscope 和 Meerkat 还是持中立性的开放态度。如果你有兴趣知道 Rio 和李如一的冰箱里有什么东西的话,请在这两个系统里关注 @itgonglun。 李如一最近在玩的 app(Rio 最近没有玩什么 app) Layout from Instagram Last Voyage Scandal in the Spotlight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重新发明了孤独 The Weak Universalism 相关链接 danah boyd: It’s Complicated Daisy Bell 歌词 IBM 704 在 1961 年演唱的 Daisy Bell 《二零零一太空漫游》中 HAL 9000 电脑被关闭的场景 Bret Victor Force Touch 触摸板背后的论文:Computational haptics : the Sandpaper system for synthesizing texture for a force-feedback display IT 公论第五十九期:「让世界人民合法地过上中国人的日子」 极低功耗的芯片技术 微软推出 Surface 3 亚马逊在加拿大 British Columbia 试飞小型无人飞行器 Santana: Borboletta (Spotify) 杨凡 杨凡关于林青霞和龙应台 Skype 视频的文章 Meerkat Periscope Tidal Layout from Instagram Last Voyage Scandal in the Spotlight Visual Novel 梗:All your base are belong to us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6: 「名字里有 smart 的东西都是 dumb 的。」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42:23

《Becoming Steve Jobs》,一次高明的黑客事件以及相关的 UI 设计问题,苹果在中国开设 trade-in 服务,Rio 关于百度/莆田系事件的阴谋论,Facebook F8 开发者大会以及虚拟现实。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希望大家喜欢上周五《Becoming Steve Jobs》的书评。这本书里八卦不少,在本周五我会将自己在 Kindle 里划出的段落和大家分享。(当然周五还会有别的内容。) 前天早上我收到了这样一封邮件: 发件人我认识,所共享的文件的名字也与他的职业相关。巫鸿老师是著名艺术史学者,《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作者。我毫不怀疑地按下了链接。 咔嚓!出现在浏览器地址栏的并不是 dropbox.com,而是 bitfireinc.com/Dropbox。(别好奇) 我用的电邮客户端是 Mail.app,这里有两个问题:一、在 Safari 里,当我把光标移动到任何一条链接上时,瞬间就能在状态栏(status bar)看到地址。在 Mail 里似乎没有状态栏这种东西,你需要把光标在链接上悬停两秒左右,地址才会出现。除非心疑有诈,通常我不会停留那么久。二、在 Mail 的设置里有一个 Use Smart Addresses 的选项,该选项默认开启。所谓 Smart Addresses,就是对于在你的地址本里的、以及之前你发过信的邮件地址,把地址隐藏起来,只显示姓名。上图就是 Smart Addresses 开启后的效果。若把这一项关闭则会是这样: 相信聪明的各位已经看出,Smart Addresses 并不那么 smart。至少,这个功能的设计者认为你还不够 smart,非把那个中间含有莫名其妙的「@」符号的字串隐藏起来不可。这一藏就带出了安全隐患。真正的 Dropbox 通知邮件的发件地址并不是那个分享文件的人的地址,而是统一的 no-reply@dropbox.com: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 UI 设计问题。如果你是 Mail.app 的产品经理,究竟 Use Smart Addresses 是否应该设为默认开启?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场会议: 正方:把电邮地址完整显示会增加页面上的视觉噪音。只显示姓名整体感觉比较像传统的信件,这与 Mail 整体的设计理念较为符合。别忘了我们的图标上还有邮戳呢。邮戳! 反方:这会有安全隐患。收件人可能会误判发件人的真实身份。 正方:我们可以设计成让用户点击姓名显示电邮地址。 反方:有没有数据显示有多少人会去点它?有没有做过 A/B 测试? 正方:其实你就算默认显示邮件地址也没有多少人去看的。另外,你有没有数据证明默认不显示邮件地址会让用户被钓鱼的比例增加多少个百分比? …… 这样的讨论可以一直继续下去,我们也很难说一方比另一方有理。最终的答案很可能是由负责人的性格和趣味决定的。事实是我这样一个将近十年的 Mail.app 用户也差点中招。这封钓鱼邮件还有别的马脚,例如版权声明处的年份还停留在 2014。但对于内容的兴奋让我放松了警惕,这个社会工程学维度的小细节就不知道是黑客故意为之还是撞彩了。人性和安全性的矛盾在这个案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怎么说,大家不要太相信名字里有 smart 的东西就是了。(笑) Facebook 上周开了 F8 开发者大会,虽然关注度远不如 Google 和苹果的同类会议,但其中颇有些好料。Facebook 的平台化野心执行得非常彻底。大受好评的 React Native 框架在技术上把开发者诱离了苹果的技术栈,这次 F8 上和 Facebook Messenger 整合的一批 GIF 动画和表情 app 甚至集体在图标右下角打上了 Facebook Messenger 的那道闪电。接入电商售后服务系统也会让用户增加一个粘在 Facebook Messenger 里的理由。再加上最近传出 Facebook 向近十家媒体提出帮它们托管内容的新闻,这家社交媒体巨鳄显然在朝着微信的「大而全」方向演化。 我们在本期节目里没有提到的是,Facebook 从一开始就在建一张巨大的「局域网」。它所施加的限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产品设计上的。既然不能做到让你无法使用 Facebook 以外的产品,那么就设法做到让你觉得没有必要使用 Facebook 以外的产品。所有巨型互联网公司都想建这样的「Meta 平台」。身为同行的你可以赞叹他们的野心,但身为用户的你不能不对此警醒。 由于收购了 Oculus VR,虚拟现实也成了 Facebook 未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Zuckerberg 非常简洁地用一张图描绘了分享行为的四个阶段: 对于最后那个尚未到来的阶段,Facebook CTO Mike Schroepfer 和 Oculus VR 首席科学家 Michael Abrash 在他们的演讲中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展望。虽然 F8 是面向开发者的大会,但 Abrash 的演讲基本是在科普。他并没有大谈帧率、晕眩和浸入式体验,而是通过大量实例向大家说明,所谓「现实」不过是大脑对于感官收到的外部刺激的一种诠释。用 Jeremy Bailenson 的话说:「所有现实都是虚拟的。」既然如此,戴不戴虚拟现实头盔就只是一个时尚问题,而非哲学问题了。除了下面这幅图外,还可以看我们发在《IT 公论》Instagram 账号的这段视频。下图左右两粒药丸的颜色是一样的: 这是我听过的关于虚拟现实最具说服力的演讲之一,非常推荐认为虚拟现实只是镜花水月的朋友收看。 我们最近在玩的 app 张爱玲《少帅》 Filters for iPhone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苹果开发者道路以目? GNU 宣言三十岁了 库哈斯说大家对城市太缺乏想像力 相关链接 Dexcom SCiO 《Revolution in the Valley》 Folklore.org Paul King Paul King 回答「在 NeXT 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百度 CDN 被利用來对 GitHub 进行 DDoS Craig Hockenberry 被 drive-by DDoS 攻击的经历 EastSouthWestNorth Facebook F8 Google.app Craig Mod Facebook CTO Mike Schroepfer 和 Oculus VR 首席科学家 Michael Abrash 在 2015 年的 F8 上关于虚拟现实的演讲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5: 医疗的未来 2.0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2:25:20

微软免费为用户升级 Windows 10,将于本周三发布的关于乔布斯的新书《Becoming Steve Jobs》(成为《IT 公论》会员即可在本周五通过电子邮件第一时间获得本书书评),任天堂与 DeNA 合作进军手机游戏市场(特别嘉宾 cbvivi),以及上两周故意没讲的苹果 ResearchKit(特别嘉宾 talich 与初洋)。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希望大家喜欢我们上周五发送的新通讯。我们不太确定那种文章该如何分类:每篇周五通讯都始自一本书(以尚无中译本的英文书为主),但也并不是导购性的书评。或许最简单的做法是把它理解为读书笔记。我们推荐大家去找那些书来看(很多都有 Kindle 版或其它电子版本),但也希望通讯本身能够自立,具备完足的价值。 本周时机凑巧,Brent Schlender 与 Rick Tetzeli 合著的《Becoming Steve Jobs》将于周三发售,所以周五就写这本了。老实说,我们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两位作者,但苹果的现任管理层似乎非常热衷于为这本传记背书。这背后包含了他们对 Walter Isaacson 的《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不满,以及试图把乔布斯还原为一个有金子般的心的「人」的努力。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Schlender 为《Fast Company》杂志写过五次关于乔布斯的封面故事,而 Isaacson 则更像一个泛泛意义上的「传记专业户」。 我们期待在周三看到此书,并在周五通讯里与大家分享。若您有朋友对本书感兴趣,欢迎您向他们推荐《IT 公论》会员计划。 本期节目的结构与往常不同,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任天堂爱好者 cbvivi(王晓光)和李如一讨论了任天堂与 DeNA 合作进军手机游戏市场的消息,《太医来了》主播初洋以及医学研究从业者 talich(也正是常写电影与美国文化的 talich)则从专业角度解读了苹果 ResearchKit 的意义。 面向专业领域的产品通常不如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性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在专业领域更容易发生。相比起萝卜白菜琢磨不透的消费者,专业领域的需求往往窄而准,人群也更好定义。加上专业领域往往意味着环境的封闭,新技术只要能够满足某个特定的使用场景,就有可能找到买家。虚拟现实就是典型例子。Oculus Rift 和 Project Morpheus) 等产品炒得火热,但即便是已经在给它们开发第三方软件的人都多少带有赌一把的心态。反观医疗领域,倒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治疗的例子。 至于用智能手机收集用户健康信息这件事,或许很多人首先想问的是:究竟能收集些什么?心率、步数、站立时间这些容易理解,但涉及到例如血液的检查,智能手机难道不是无能为力吗?此外,如果你玩过目前已经放出的几个用 ResearchKit 开发的软件,就会知道它们依然需要用户手动回答很多问题。这样一来,它们和传统的调查问卷又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种思考误区。我们惯于追赶「突破式创新」,却对创新背后经年累月的积累熟视无睹。如果一件新产品或新技术不能「哗」一下解决所有人脑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需求,面对任何罕见案例都能长驱直入,那么就总有人会站在成熟旧技术的立场上大声批评新技术。在本期节目里,曾任骨科医生的初洋向我们解释了医疗领域「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的区别。对于治疗和医疗研究而言,用户手动填入的主观数据与智能设备或传统医疗检测仪器所获取的客观数据同样重要。此外,传统的医疗检测仪器本身也一直在朝着更便宜、更轻简的方向进化,其中也不乏外人难以知晓的创新。(例如在手指上套一个夹子般的物体,便可借由光线反射血流里颜色的变化来读取血液中氧气的饱和度。)一旦这个趋势与物联网的发展合流,可以让病人放在家里使用的自检设备会越来越普遍。把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都通过 ResearchKit 汇集起来,进行结构化的整理与云端存储,真正的次时代 HIS(医疗信息系统)的雏形便隐约可见了。 ResearchKit 是一套开源的软件框架,但至少在初期仍然会是 iOS 中心的一个计划。从数据收集的角度说,这有可能造成偏差。正如 talich 所说,最基本的一点或许在于只有买得起 iOS 设备的病人才能够利用 ResearchKit 框架下的 app 来进行自检或参与医院的研究。另一方面,大数据之大在如今的医疗领域绝不只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数据量的极速增长已经使医学界的不少从业者患上了「数据恐惧症」,对于有志于从事数据科学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新兴领域。 我们最近在玩的 app Cortex Camera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来自亚马逊的重要邮件」 听说播客和电邮通讯是最近的潮物。真是太讨厌赶潮流了。 「只修智慧,没有服务,会堕入空无;只作服务,没有智慧,则会疲累忧。」 相关链接 《Becoming Steve Jobs》 《Fast Company》改编节选的《Becoming Steve Jobs》 Ed Catmull 《Creativity Inc.》 Quora 问题: What are the best stories about people randomly meeting Steve Jobs? 《The Second Coming of Steve Jobs》 Project Spartan Puzzle & Dragons 炎上 ARG Evoland ABC news 关于苹果秘密健身实验室的报道 talich 在知乎上关于 ResearchKit 的回答 《The Patient Will See You Now》 IT 公论 #52: 医疗的未来 IRB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王晓光(cbvivi):任天堂爱好者,现在《外滩画报》负责新媒体产品。 talich: 从事与医疗相关的研究。美国历史文化与电影作者。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

  Episode 144: ‘I find your lack of encryption disturbing.’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41:31

本期我们继续讨论了 Apple Watch 和新版 MacBook,Meerkat,以及为什么 Rio 认为恐怖分子「赢了」。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从本周开始,除了每周一的会员通讯以外,我们会在每周五发送另一封邮件。周五邮件的内容是全新的,和《IT 公论》音频节目没有重合。虽然我们并不认为「干货」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但这封新邮件应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干货,也不会在我们的网站上公开刊载。至于具体内容,本周五自有分晓。 上期关于 Apple Watch 和新版 MacBook 的节目紧跟着苹果三月九日发布会的后脚发出,在那之后的一周里,我们又从各处看到了各种评测和讨论。前《Macworld》主编 Jason Snell 对新 MacBook 触摸板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一次试用那种名为 Force Touch 的技术时,Snell 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新的触摸板!(说明苹果用软件控制的硬件模拟十分到位。)Force Touch 触摸板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笔记本电脑上的运动部件,除了能把电脑做得更薄以外,减少运动部件本身就是功德一件——自己的触摸板已经坏掉,无法按压(只能轻触)的李如一深有体会。 很多朋友来信纠正了我们上期的错误:Apple Watch 被摘下来之后,下一次戴上就要重新配对,方可使用 Apple Pay 支付。考虑到 Apple Watch 每天晚上都要(摘下来)充电,而目前它又必须和 iPhone 配合使用,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在不配对的情况下,Apple Watch 上有哪些 / 有没有功能是可以用的?在已经推出的 iOS 8.2 里预装了名叫 Apple Watch 的软件,从中可以看到所谓「配对」实际上是一个类似扫二维码的过程。就算 Apple Pay 是唯一一个需要重新配对的功能,对于每天都需要它的用户而言,恐怕是又多了一件日课。 大家都说 Apple Watch Edition 是为中国市场而设。我想也没必要回避一件人们心照不宣的事:对于力所能及的人而言,18K 金的 Apple Watch 是绝好的送给二奶和情人的礼物。她们通常不是数码玩家,不会过于关注电子产品随时过期的问题。Apple Watch(尤其是 Edition)风头正健,虚荣心可以充分满足。此外,一万到一万七千美元的售价对于此类消费并不算超出常理的高。由此想来,这其实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不要忘记,Hermès 的 Plume 包包也要八千七百美元呢。 不管你是否把 Apple Watch Edition 视为奢侈品,也不管你对于奢侈品有什么样的看法,苹果在选材和做工上丝毫没有偷懒。产品设计师 Greg Koenig 写的这篇关于 Apple Watch 金属锻造工艺的文章给大家上了一堂科普课。它绝不易读,例如文中提到的「加工硬化」(Work hardening)指的是「金属材料在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但由于文章是对照苹果此次放出的几条金属加工视频写成,将视频和文章对照研读会有奇效。 本期节目最后,Rio 提出了「恐怖分子赢了」的理论。简单来说,美国政府以反恐为由扩张公权力,国家安全局(NSA)等机构大规模监控监听庶民通讯,民主之本遂被侵蚀。不过公权与民权的角力自古有之,而如今棱镜门一类的事之所以令人担忧,和技术对社会——尤其是平民社会——的迅速渗透不无关系。在今天,每个普通人每天有意或无意生产的数据总量比十年前不知多了多少。而当这些数据被默认放在云端时,何谓公开,何谓私有的问题就需要重新考虑。愤世嫉俗者会告诉你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公权力的监控,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但那何尝不是一种旧世界的思考方式。大数据之大,不但在于数据总量,也在于它的渗透度,以及它和每个人的高度相关性。今天我们在网上能够找到的关于某个陌生人的信息很可能会令他尴尬,而这种信息的流散往往是在当事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面对这个隐私正被重新定义的新世界,公权与民权实处在同一起跑线。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除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保持警醒,保持头脑的机敏,主动地了解、学习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社会效应。或许身为良民的你一辈子不需要担心 NSA,但有时我们面对的,是更加普通和貌似无害的对手。 我们最近在玩的 app Alto’s Adventure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Ken Thompson: Reflections on Trusting Trust The Middle of Things: Advice for Young Writers 相关链接 苹果网站上对 Apple Watch 各场景电池续航力的说明 认知盈余 ATP 第 108 期 How the Apple Watch is Made No, You Can’t Manufacture That Like Apple Does 品质与价格(之一) 品质与价格(之二) Meerkat Xcode 沦陷? FISA 两步认证 本期标题的出处 Alto’s Adventure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3: 更简单的电脑和更复杂的移动设备(只有一个接口的 MacBook 和 Apple Watch)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21:04

本期我们讨论了……标题里提到的内容。:)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本期节目今早已经上线。不管您有没有熬夜看发布会,我们都觉得周二早晨能听到节目是一件开心的事。但第一时间发布的负作用是来不及消化,对于非用手摸不可的 Apple Watch 就更是如此。 「数字表冠」(Digital Crown)的存在令实体触感在 Apple Watch 交互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在 iPhone 和 iPad 上,大部分的交互都是通过操控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钮实现,实体按键触发的结果往往不需要用户手眼配合。回到主屏就是回到主屏了,静音就是静音了,锁屏就是锁屏了,音量大了就是大了。但数字表冠的滚动就和 iPod 上的滚轮一样,你必须留心观察它让屏幕上的画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随时调整手的动作。这当然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但它对于用户体验微妙而确实的影响给设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只愿意和像素打交道」将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任性。 对于用户而言,数字表冠和力反馈屏幕也让操作变得更加复杂。在发布会结束之后的试用房间里,Stratechery 的作者 Ben Thompson 在现场做了短平快的视频直播。一位苹果员工在示范时说扫屏、旋转数字表冠、力反馈压按等种种操作可以形成两百万种排列组合。不必介意他夸张的修辞,事实是苹果(反直觉地)为更小的屏幕设计了更复杂的交互。 另一方面,今天推出的新一代 MacBook 则是苹果有史以来最简单的笔记本电脑。你当然已经听说它用一个 USB-C 接口承担了充电、外接显示器、传输文件等诸多功能。完全可以想像《IT 公论》的听众担心电池续航力不足和接口不够,但如果观察一下不少 MacBook Air 用户使用电脑的习惯,就会知道这完全不是问题。足够轻的东西就是会让人容易随手直接丢进包包里,随手拿出来用两下,再放回包包。 包包里不想放电源。也不想放外置硬盘。 如上一期讨论 Pebble Time 时所说,智能手表的出现并没有如同厂商宣称的那样「简化」我们的生活。收到短信时不必掏出手机或许是一种简化,但为生活增添一件需要每天充电的设备本身就是繁化。随着 CPU 越来越普遍地嵌入我们的环境当中,我们不得不开始「wrangle」电子设备了。 Wrangle 是 Bruce Sterling 的用词,他借用牛仔在农场围捕牛群的景象来描述人们面对高度发达电子设备时的行为模式。Wrangle 需要智力和体力的协同运作,而不再是一种静坐面对固定屏幕的状态。在那个世界里,仅仅追求简单是不够的。如何为不同体积、不同用途的电子设备分配你的时间和注意力,如何把它们的种种交互排列组合成最高效的方式,将成为对用户的考验。 对于 Apple Watch 而言,这种考验从订购的那一刻已经开始了。我们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见过苹果推出如此复杂的产品阵列了?三种价格层级,不同的表身材质,加上多款表带,即便把价格超出大部分人承受范围的 Apple Watch Edition 排除,剩下的选择依然足够让被苹果惯坏了的用户目眩。是苹果变了吗?苹果当然会变。资本要它变,时代精神要它变,更新换代的管理层要它变。而无论你再欣赏它的理念或热爱它的产品,也没有必要向一家跨国公司投射那么忠诚的爱。你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科技产品让自己变得更好,并像一名牛仔那样,用强健的精神和肉体帅气而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可穿戴和不可穿戴的电子设备之间。 我们最近在玩的 app Bounden BriefMe Alto’s Adventure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雅虎和阿里巴巴的那些事儿 Notes on Cars 相关链接 苹果的 2015 年 3 月的 Apple Watch 发布会视频 《纽约时报》关于一代 iPhone 的报道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2: Jonathan Ive 时代的苹果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50:08

本期主要讨论了 Ian Parker 关于 Jony Ive 的报道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以及李如一的文章《乔布斯(伪)的跨时空邮件》。其他话题包括 Pebble 出的新款智能手表 Pebble Time、Artemis 将在三藩市部署 pCell 商用网络、Google 停止支持 XMPP 通讯协议、微软的 Productivity Future Vision 视频等。IPN 播客网络开播了一档新节目 (Hi)story。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按照上期的承诺讨论了 Ian Parker 发表在《纽约客》的一万六千字 Jonathan Ive 特写。某位前《纽约客》特约作者曾经透露,按照合同规定,他一年要给《纽约客》写三万个英文单词,为此《纽约客》要付给他九万美元的稿费。虽然每位特约作者的薪酬未必相同,但这个数字依然可以帮助大家估算一下 Parker 本文的收益。 然后不妨想想为什么这样的重量级稿件新媒体网站做不出来。John Gruber、Ben Thompson 都是很好的作者,Gruber 一个月的广告收益就有三万五千美元,Thompson 的付费读者已经超过两千人,换算成收入就是每月两万美元。但需要实地一手采访的稿件——何况是像 Parker 这篇深入虎穴之作——目前还是非旧媒体记者不能为也。是钱的原因吗?BuzzFeed 这样的媒体并不缺钱。归根结底,还是读者的原因。你期待看到什么样的东西,就会得到什么样的东西。 还是先从听众反馈讲起。Olivia 通过电邮跟我们谈到了 SnapChat。在她看来,SnapChat 是为「那些保存在手机里会嫌占空间的东西」准备的。或许这确实是大部分用户使用 SnapChat 时的心态,但如我们上期所说,SnapChat 去年推出的 Stories 功能已经被传统媒体人和自媒体人发展成一种新的叙事形态。每一个 gal game(美少女游戏)玩家都会告诉你,用静态图片、压图文字和视频可以写出缠绵悱恻、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杀人的是人,不是刀,但经常忘记令某种内容显得无聊和低俗的同样是人,不是「平台」。 Apple Watch 发售在即,智能手表厂商 Pebble 开始在 Kickstarter 众筹自己的下一代手表「Pebble Time」。我们录制这期节目时,他们已经筹到了一千一百万美元(目标仅仅是五十万美元)。Rio 觉得 Pebble 这种规模的公司还搞众筹对于真正需要启动资金的小型公司不公平,李如一则认为让新人看到 Kickstarter 用户这么愿意花钱倒也是一种鼓舞。不管怎么说,不对尚未发布的产品妄加评论是我们的原则,可以评论的是 Pebble 在 Pebble Time 发布之前向用户传递的信息。「让生活更简单」是一句美好的口号,但随着它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创业公司写到自己的使命里,我们不禁会想:无论产品的设计者如何绞尽脑汁地做减法,生活中少一个科技产品难道不是更简单吗? 如今的智能手表图景很像 iPhone 诞生之前的智能手机图景。你经常听到四面八方传来各种看上去似乎小有卖点的新品牌和新型号,但没有哪个能够击破所有假设,带来压倒性的跃进。由于和 iPhone 共享类似的操作系统以及众人熟稔的交互方式,Apple Watch 不可能在用户心中造成初代 iPhone 那样的波澜。但理性的科技迷应该早已将这一点作为既成事实接受下来了。石破天惊的变化可遇不可求,而且多屏幕/多设备时代原本就意味着各个设备处于一种相互补充而非相互取代的关系。然而在一个「智能手机 + 智能手表」不离身的语境里,当短信通知到来之际,我们以什么标准去决定到底应该抬起手腕还是掏出手机?作为视觉中心的生物,当视觉空间在智能设备上被压缩到极致时,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调用触觉和听觉等感官?从生物角度说,我们在智能手机上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概括为通过眼睛摄取信息,那么在智能手表上我们主要会做些什么? 尽管 Ian Parker 的文章指向的是 Apple Watch,但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多少关于这款产品的新信息。这是意料中事:《纽约客》并不是一本以爆料为己任的杂志。Parker 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正的「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至此我们终于知道,从产品甚至精神层面定义今天的苹果的,不是 Tim Cook,而是 Jonathan Ive。 或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设计了第一代 Mac OS X 的「Aqua」介面的不是別人,正是乔布斯的爱将,被苹果开除的 Scott Forstall。到了后 PC 时代,Forstall 在 iOS 1 到 iOS 6 里延续了始自 Aqua 的拟物化介面。但另一方面,Forstall 的主要身份又是一个软件工程师。换言之,在他掌控 iOS 命运的年代,软件设计和软件工程的最高领导人统一在了一个人身上。如今虽然 Ive 接管了苹果的所有软、硬件设计工作,但工程则交由 Craig Federighi 负责。无论是 iOS 还是 OS X,在软件的设计和工程的人员组织架构上,已经没有了 Forstall 时代的那种严丝合缝的统一性。 Ive 是什么人?Parker 文章给我们的答案是:一个喜欢奢侈品的工业设计师。虽然如今苹果的软硬件设计都已由他掌管,但他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擅长和摸得着的东西打交道的人。换言之,他对于硬件比对于软件在行。Ive 关心的是材质——不是 Google「材质设计」(Material Design)里的材质,而是铝合金、玻璃、塑料这些可以触摸的材质。他开宾利,对 Vertu 感到兴味盎然,他当然热衷于创造优雅的物件,但并不那么在乎物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如果他创造的物件只能被 1% 的人拥有——没问题。他并没有改造世界的野心。 这就把我们带回了上周《好奇心日报》刊载的〈乔布斯(伪)的跨时空邮件〉一文。这是李如一应邀以乔布斯的口吻写的一封戏谑性文章。虽然信中对乔布斯的某些特征进行了夸大,但如果把刻薄的元素拿掉,李如一并不介意在这篇文章的观点背后署上自己的名字。无论他和 Rio 多么热爱那个继承了 1960 精神的苹果,号称「全球最大创业公司」的苹果,把电脑视为「心灵的自行车」的苹果,那个苹果都正在渐渐被 Jonathan Ive 时代的苹果所替代。 本周 IPN 播客网络有新节目 (Hi)story 上线。另外李如一正在旧金山参加 GDC 2015,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他本周在《好奇心日报》的报道。 我们最近在玩的 app Hero Academy Calcbot TypeSnippets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电脑的世界没有安全可言(之一) 电脑的世界没有安全可言(之二) 电脑的世界没有安全可言(之三) 电脑的世界没有安全可言(之四) Canada is also fucked for startups 相关链接 (Hi)story Google 买下 .app 顶级域名 Quora: What changed in how games are developed between the ’90s and today? Pebble Time Artemis 将在三藩市部署 pCell 商用网络 SpeedTest Google 正式停用 XMPP Microsoft Productivity Future Vision 2015 Isaac Asimov 《二零零一太空漫遊》)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乔布斯(伪)的跨时空邮件》 Vertu 三岛由纪夫 横尾忠则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Felicity Jones Hero Academy Calcbot TypeSnippets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1: 「人是靠扭曲记忆活着的。」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25:17

联想的 Superfish 丑闻,从摩托罗拉 Rokr 手机推测苹果的汽车计划,以及 Flipboard 用 canvas 做的新 web 版。另外本期听众反馈比主菜更精彩。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今天是乙未羊年大年初五,不知假期有多少人会看邮件,又会在什么场景下读这一期的会员通讯呢? 刚刚上线的第一百四十一期节目的标题是李如一和 Rio 讨论信息存留时说的一句话,而这段讨论受到了听众 Li Xu 的启发。他在来信中对我们上期谈及的如何保证视频文件在一百年后仍然可以播放的问题作出了一针见血的回应: 任何时代的大部分资料都会流失。我们这个时代流失资料的比例也许会比以前更高,但那是因为如今的信息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多。所以,虽然很大比例的资料会流失,但是流传下来的信息总量还是会超过以前的任何时代。而且由于普通人比以前更容易留下自己的信息,未来人们对我们今天普通人生活的了解会远远超过过往时代。 IT 业者惯于将信息的流失视为某种战斗对象,「绝不删除任何东西」在程序员界甚至是一种代表着专业精神的操守。但信息的流失不仅无可避免,也是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必要条件。拥有抑制负面记忆能力的人类,在一个所有信息都能被永久保存的世界里,就像是脱光了一样无所遁形。 联想的 Superfish 丑闻虽然并没有影响到两位主播(我们没有联想的设备),但跨国公司主动在产品中嵌入恶意程序的做法必须令人愤怒。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几年已经少有像「熊猫烧香」或 CIH 那种级别的、大面积影响普通消费者的电脑病毒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病毒制造者的心态从「追求智力成就感的恶搞」转向了追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关于保持良好电脑使用习惯的呼吁终于有了一定效果? 苹果要做汽车的消息恐怕很难再让人一笑置之。《华尔街日报》和彭博并不是小道消息站,而被苹果从各处挖来的汽车相关工程师与管理者也被小道消息站晒得清清楚楚。Rio 用当年摩托罗拉 Rokr 手机的例子推想了苹果的汽车计划。简单来说,在苹果还没有自己的手机的时代,他们把 iTunes 做进了别人的手机,结果令人失望。如今是苹果还没有自己的汽车的时代,他们把 CarPlay 做进了别人的汽车,结果——到目前为止——同样令人失望。果然还是要自己做才行是吗? Flipboard 石破天惊地用 canvas 元素造出了每秒 60 帧的 web 动画(用手机上 flipboard.com),无奈只要一点原文链接,浏览器的「开新窗口」动画就击碎了「原生感」的幻觉。显然,Flipboard 再怎么煞费苦心地打磨 web 上的动画,对于 web 的载体浏览器本身的动画效果没有任何控制力。把 web 当作平台的设计者你们辛苦了,毕竟当初它只是一个用来展示文档的工具啊。 Ian Parker 为《纽约客》写的 Jonathan Ive 特写大家都读了吗?一万六千个英文单词,刚好可以用来在春节消磨时间了。一份划时代的文本,非传统媒体不能为也。请大家珍惜。下期我们会仔细聊一聊这篇文章。 请大家继续享受剩余的假期吧! 我们最近在用的新 app Disco Zoo SUPER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从冒险游戏 Grim Fandango 的重制看数字考古 垃圾、艺术和电影(关于 kitsch 的经典文本) 相关链接 《Doctor Who》第四季第八集「Silence in the Library」 Lenovo caught installing adware on new computers Rio 在知乎回答「为什么看到的很多笔记本都有贴标,但是 MacBook 就不贴?」 「快速发布」哲学对我们的损害 摩托罗拉 Rokr 手机 Why I Stopped Using Flipboard (2010) Rio 对于 CarPlay 的评价 在 Kickstarter 筹集到 800 多万美元的卡牌游戏 Exploding Kittens Ian Parker 为《纽约客》写的 Jonathan Ive 特写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40: EaaS — Everything-as-a-Service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27:04

我们有 Software-as-a-Service,有 Platform-as-a-Service,但在一切软件化的零边际成本世界里,恐怕一切曾经恒定的「东西」都要变成需要长期维护的「服务」。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花一次钱就可以永远玩下去的游戏,没有购买一份就可以长期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人类终究将成为比特的「奴隶」。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或好事,但这种现象确实暗示着我们尚不能完全把握的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我们正在零散地经历着构成这次变革的诸多子变革,而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大兴奋点。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上周的节目(第一三九期)录音时李如一在出差,酒店房间条件有限,录音质量较差,没逃过耳朵灵的朋友。本期已经恢复正常。 今天的不少内容源于两个问题,或者说一个问题和一本书的标题: 如果以一百年为尺度思考技术问题会怎么样? 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零边际成本社会:物联网、协作康盟、以及资本主义的穷途末路》) 边际成本指的是某件产品生产多一个单位所需要的成本。假如你的 CD 总共做了 1000 张,就要付出 1000 张 CD 的制作成本,但假如你是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发行 CD 里面的歌曲,制作 1000 份和 1 份的成本就几乎相同。无庸置疑,「软件蚕食世界」这句话背后的涵义,就是世界上的各种东西的边际成本都在慢慢向零靠拢。 在上一期节目中,Rio 提到了他对于交通工具的看法。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工具减少了人们购置私车的需求,拼车和按需用车的服务(例如 Uber)不但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灵活经济,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同时还有缓解交通堵塞的潜力。有听众说这是一种共产主义理想,但或许「协作康盟」(Collaborative Commons)是更好的理解这种现象的思维框架。 作为名词的 common 在简体中文世界一直没有恰当的翻译。某些台湾词典将其音译为「康盟」,但似乎未能流通。简单来说,common 指的是某个群体的人的共有物。例如大家熟悉的 Creative Commons 授权协议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把某件创意性作品视为原始创作者、消费者以及其他创作者「共有」之物的一种版权框架。《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作者 Jeremy Rifkin 认为,以物权私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面临一个逐渐向零边际成本过渡的社会时,会逐渐开始衰微,取而代之的就是协作康盟。 这当然只是一种大胆的假说。但关心互联网和技术发展的人应该会对这种理论感到天然的亲近。如果一件东西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复制,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将它变成「私人物品」这个问题就要重新思考。 复制成本的降低也会造成复制行为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保存」「收藏」等概念的本质变化。假如你今天拍了一部电影,如何保证它在一百年后还可以正常播放?(要知道从电影诞生到今天总共也才一百多年。)答案很可能不是去信任某一种特别可靠的介质,而是要每隔几年不辞辛劳地反复地将这部电影复制到当时最新的介质上。 这就引出了本期节目的标题。我们有 Software-as-a-Service,有 Platform-as-a-Service,但在一切软件化的零边际成本世界里,恐怕一切曾经恒定的「东西」都要变成需要长期维护的「服务」。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花一次钱就可以永远玩下去的游戏,没有购买一份就可以长期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人类终究将成为比特的「奴隶」。 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或好事,但这种现象确实暗示着我们尚不能完全把握的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我们正在零散地经历着构成这次变革的诸多子变革,而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大兴奋点。 (从本期开始,李如一和 Rio 会在节目末尾介绍几个值得注意的 app——不一定是推荐,只是「值得注意」。) 我们最近在用的新 app Now! Madefire Hopper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纽约时报》内部工作流程揭秘 我在拉链工厂学到的事 为什么做内容的公司不应该自己开发 CMS 相关链接 RiteAid Bit rot (Data degradation) Rio 在 Quora 回答如何保证视频在一百年后仍然可以播放 Horace Dediu 播客:可控制的想象力 北京公交推出的「定制公交」服务 Google 收购 Odysee 中国建设银行里的 Apple Pay 广告 英国 BBC Radio 1 的 DJ Zane Lowe 加入苹果 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 Now! Madefire Hopper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39: 一口可以吃完的新闻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45:06

本期话题包括 iOS 版 Outlook 邮件客户端、SnapChat 的 Discover 功能、OS X 上即将推出的新 Photos 软件、Uber 和公共交通的未来、以及如何正确地帮朋友升级手机。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自称「软狗」的人最近一定感觉像过节一样。微软用 HoloLens 带大家窥视了未来(点这里听《IT 公论》的讨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要不是 Quartz 的 Dan Moren,我们都不知道微软在 iOS 和 Android 上的 app 数量已经超过了 100 个。质量上它们也不含糊,刚刚推出不久的 Outlook for iOS 被 The Verge 评为 iPhone 上最好用的 Gmail 客户端。无论你是否同意这个判断,Outlook for iOS 都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个 Outlook——一副了无生趣的企业软件模样,而是更像一个手工精品作坊打磨出来的 iPhone 软件。呃……事实上它就是一个手工精品作坊打磨出来的 iPhone 软件:Outlook for iOS 是微软收购邮件客户端 Acompli 后的结果。iPad 版 Office,iOS 版 Outlook,加上微软最近又收购了日历软件 Sunrise,可以看出他们终于开始正视移动操作系统 iOS / Android 两分天下的局面。与其强推那推不动的 Windows,不如让微软的产品和服务「强势登陆」 96% 的人已经在用的系统。 SnapChat 这个软件李如一和 Rio 都不怎么用,但它最近新出的名叫「Discover」的新闻版块值得注意。Discover 和 Economist Espresso 一样,属于「一口可以吃完的新闻」。目前它整合了包括 CNN、美国《国家地理》、ESPN 在内的 12 个频道,每日提供五条左右的新闻。最有趣的是,Discover 中的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了 SnapChat 用户的行为习惯。和 Economist Espresso 那种传统的「题图 + 正文「不同,Discover 中的新闻常常采取「视频导语 + 视频」的形式,显然比文字更受 SnapChat 用户的欢迎。不过,这种高人力成本的定制化新闻设计究竟能持续多久,目前仍然是未知数。 OS X 版的 Photos 软件已经随开发者预览版的 OS X 10.10.3 放出。这不仅是取代 iPhoto 和 Aperture 的照片管理软件,也是苹果把 OS X 「iOS 化」的重要一步。从目前各方的使用报告看,OS X 版 Photos 相当忠实地移植了 iOS 版 Photos。至于 Mac 和 iOS 设备在图片处理上能否真正流畅对接,就看苹果能把 iCloud Photo 的同步功能改善到什么地步了。 (《IT 公论》提醒各位:不要在你的主力电脑上安装开发者预览版的 OS X。) 人人都知道 Google 一直有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而 Uber 近日也宣布开始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进行同样的研究。另一方面,投资了 Uber 的 Google 现在却又要自己做一个类 Uber 服务。这几则新闻让 Rio 又开始琢磨公共交通的未来。在之前的节目里 Rio 曾经多次表达过自己并不喜欢私家车的概念,更希望汽车能够在技术的辅助下减少闲置时间,更有效地服务人类。完全没有私车、只有公共交通(包括预想中的「无人驾驶公共汽车」)的世界是共产主义世界吗?本期中关于交通问题的讨论只是开始。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圣丹斯电影节上的虚拟现实 可怕的互联网新浪潮 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 相关链接 李如一设计词典:如何宠爱用户 Outlook for iOS iPhone 上最好的 Gmail 客户端是微软的 Outlook? Basecamp SnapChat 的 Discover 功能 Uber 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Google 将开发类似 Uber 的服务 Autolib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38: 让人类进步 vs. 让生活更丰富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12:22

从宏观上说,人类进步,生活便会更丰富,似乎是不需要说明的道理。但具体到个人的微观行动,有时则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取舍。本期话题包括苹果 2015 年第一季度的惊人财报,旧苹果和新苹果的使命,以及如何为用户着想。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今天的主题是苹果的 2015 年第一季度财报。如果大家有关注 Rio 在网上的行踪,就会知道他从不知何时开始,会在苹果每次公布季度财务状况之后用各种柱状图来分析结果。第一次看到这位程序员有此爱好时,李如一也吓了一跳,不过转念一想,Rio 在大学本科读的是商科,也就不奇怪了。 具体的数字请大家阅读 Rio 发表在 Apple4us.com 的《图解苹果 2015 财年一季度财报》。iPhone 销量的空前火爆委实令人吃惊。看起来大家对于 iPhone 6 和 6 Plus 的态度并不是「哼,苹果终于也忍不住学人家做大屏手机了」,而是「耶!苹果终于开始做大屏手机了,赶快买」。去年十月,Jonathan Ive 参加《名利场》杂志峰会,与主编 Graydon Carter 谈笑风生。当时媒体都热衷于报道 Ive 指责竞品剽窃,但他也谈及了苹果的不少设计理念与实践,其中之一就是对待大屏手机的态度。Ive 指出,在同等大小下,拥有圆滑边框的手机握在手中会感觉比边框锋利的小。圆框爱好者 Rio 在本期质问那之前为什么不把 iPhone 4 和 5 的边框也做圆了。对此我们只能说,苹果对于特定情况下事物的恰当尺度有自己的强烈信念:2007 年,3.5 寸就是最合适的屏幕大小;4 寸屏幕下,边框锋利也无所谓;到了 4.7、5.5 寸的大小,不做圆就真的会显得太大块。「但你说是就是吗?」有人要问。我想,身为作者,无论如何都还是要有这种「我说是就是」的狂妄与胆识才行。 大家认识「Hardcore iPad 游戏玩家」吗?我们不认识。资深游戏玩家难道不都在玩 PC 游戏和主机游戏吗?同时我们也不认识真的拿 iPad 做专业工作(即需要强劲计算性能)的人。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或许可以解释 iPad 销量连续多个季度的下跌。假如大部分人都不需要最新代 iPad 的高性能,那么三年换一台 iPad 也不奇怪了。如之前在节目中所说,iPad 上的杀手级应用——那种定义一个时代的应用——仍旧没有出现。 数字重要,不过这次财报电话会议里隐藏了更有趣的线索。Patrick Collison(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何许人)在 Twitter 上把 Tim Cook 对苹果使命的定义拎了出来: Apple’s mission is to make the greatest products on earth and enrich the lives of others. 并和旧日苹果官方宣扬的使命放在一起对比: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by making tools for the mind that advance humankind. 在这条 tweet 引发的讨论中,无可替代的 Bret Victor (@worrydream) 给出了一篇题为《从自行车到跑步机》的文章,把这几个东西对照在一起看,可以明显看出科技大势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变化。 一个以「让人类进步」为使命,一个希望「丰富他人的生活」。说高下立见可能有人不服气,毕竟当大娱乐家也是伟业。不过值得探讨的是: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工具给别人?从广义上说,任何创作者都是工具制造者。就连艺术,也可以理解为扩充人类心智、思维与视野的工具。有的工具目的单一而明确,有的工具目的繁复而开放。对于使用工具的人而言,单一而明确的工具是简单易用的,但繁复开放的工具是强大而多样的。开放的工具对使用者的要求更加严格,我们也相信,使用这一类工具,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自我心智的作用。这,也是支持「开放」的终极理由。 至于这一番讨论和 IPN 播客网络旗下的《太医来了》从明天起将分成上下两集播出有什么关系,就请大家自己听这一期《IT 公论》的最后部分吧。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以后卖到中国的西方电子产品都要加后门了? 草·泥·马 有了虚拟现实,就不需要「悬置怀疑」了吗? 相关链接 Rio 图解苹果 2015 财年一季度财报 Apple’s Jonathan Ive in Conversation with Vanity Fair’s Graydon Carter Bret Victor 的网站 worrydream.com 从自行车到跑步机 Patrick Collison 的 tweet Salman Khan 《太医来了》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Episode 137: Gear VR, HoloLens, 虚拟现实和扩增现实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33:15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微软的 HoloLens。究竟这一波虚拟现实 / 扩增现实热潮和 1990 年代的虚拟现实热有何不同?李如一分享了他使用三星 Gear VR 的感受,本期另有《硬影像》播客主持罗登出席,从电影创作者的角度谈虚拟现实 / 扩增现实的可能性。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本周主要的话题自然是微软新出的扩增现实(Augmented Reality)眼镜 HoloLens。不过鉴于经常有听众要求推荐播客节目,我们在开头先提了一下第 60 期 Debug 和第 108 期 The Talk Show。两集节目都就苹果软件质量下降的问题给出了相当多的乾货。 还记得 1990 年代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热潮吗?那种把三分之二张脸都遮住的大护目镜自从我们很多听众还在上幼儿园的年代开始就已经是虚拟现实的象征。人们似乎认为单纯的二维屏幕过于「抽离」,无法提供「浸入式体验」,而虚拟现实眼镜就成了想象中的解药。世嘉游戏机在 1991 年推出了 Sega VR 眼镜,任天堂在 1995 年推出了 Virtual Boy,媒体在 1992 年预测两年后就会出现「普通消费者可以买得起的虚拟现实设备」。实际情况则不必多说。尚未成名的 Pierce Brosnan 在 1992 年演了一部以虚拟现实为题材的电影《The Lawnmower Man》,当年还算热卖,今天却早已成为烂俗早期科幻片的代表。在维基百科的虚拟现实词条时间线上,时间从 1995 一下跳到了 2007(谷歌推出街景功能)。中间 12 年都是空白。 自 2012 年 Oculus VR 在 Kickstarter 众筹成功以来,虚拟现实死灰复燃。去年三月 Facebook 对 Oculus 的收购更是将看客的热情煽到了顶点。而微软在上周的发布会上展示的 HoloLens,可谓是近五年来最成功地捕获了科技迷们想象力的产品。 需要厘清概念:HoloLens 属于扩增现实,Oculus 才是虚拟现实。两者的界限并不绝对清晰,但大体上,虚拟现实意在为你营造一个纯粹由比特构成的(所以说虚拟)环境,扩增现实则是要在由原子构成的世界上「叠加」比特,用二次元世界去「扩充」「增强」三次元世界。一个简易的判断方法是:假如戴上眼镜后还能看到真实世界(包括你的身体),那么多数是扩增现实,反之则是虚拟现实。 HoloLens 由之前 Xbox 游戏机体感控制器 Kinect 的负责人 Alex Kipman 主导,业内普遍认为它是 Kinect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的延伸。微软此次的发布会演示不可谓不炫,但了解这家公司的人难免会捏一把汗:真机究竟能够做到演示中的几成?某微软前高层一针见血:不能把做软件的责任全部推给第三方开发者。的确,几乎所有开启了新时代的设备——Mac (1984)、Wii (2006)、iPhone (2007)——都预装了一批「示范级」的软件。任何新媒介肇始之初,只有一手一脚将技术框架搭建起来的人才有可能了解该媒介的种种细节与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Oculus VR 和微软均不如在佛罗里达州和新西兰两地分别组建了技术团队和内容团队的 Magic Leap 靠谱。(谷歌近日投资了 Magic Leap 之后,这三大虚拟现实 / 扩增现实公司已经分属 Facebook、微软和谷歌,鼎足之势已成。) 其实仔细想想,望远镜、显微镜、甚至你鼻梁上的近视眼镜难道不都是超级成熟的扩增现实技术?如果说这些设备属于非智能的(没有 CPU)专用 AR,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属于智能的泛用 AR,那么下一步或许应该是智能的专用 AR。从这个意义上说,「眼镜」未必是 AR/VR 的唯一形态。 在微软发布 HoloLens 的同一天,李如一收到了他的三星 Gear VR Innovator Edition,这可以说是目前能买得到的最接近消费者产品的虚拟现实设备。不过显然它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本期我们请来了关心计算机图形学的导演罗登,从电影叙事艺术的角度谈谈虚拟现实 / 扩增现实的可能性。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从小说两种以上的语言真的对智力有帮助吗? 来看 YouTube 强塞给音乐家的霸王条款 如何做小 相关链接 Debug 60: Melton & Ganatra episode III: Shipping software The Talk Show ep108 Audio Hijack 3 Jason Snell 对 Audio Hijack 3 的评测 微软 HoloLens 三星 Gear VR Innovator Edition Oculus VR Magic Leap The Lawnmower Man Aerosmith 的《Amazing》MV Mark Dery: Escape Velocity 扩增现实游戏 Ingress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罗登:影视业者,播客《硬影像》创始人。

  Episode 136: 「湿的东西就是比乾的东西更容易粘住。」 | File Type: audio/mpeg | Duration: 1:32:27

本期话题包括电子邮件(没完了?)、Siri、独立 iOS / Mac 开发者的收入、美国真少年怎么用社交媒体、以及李如一推荐的 2014 年必读书。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作为对第 134 期(「终究悲哀的电子邮件」)的反馈,我们的听众 Jerry 来信谈了自己对管理垃圾邮件的看法。他说: 关于垃圾邮件,我觉得(李如一在节目中说的)「改变自己」是没有用的。根源在于:垃圾邮件是将你不想看的内容伪装成你需要的内容,并通过某种系统通知你。这和在马路边看广告牌不一样。假如你走在路上,一直有人拍你肩膀说「看,这有个广告,那有个广告」,解决办法难道是改变自己去无视吗?肯定不行,那样的结果只会是别人拍拍你告诉你前面有个坑,你也掉进去了。现实是,假如你的收件箱里有一万多未读,一旦有重要邮件进来很容易就会被忽略。 所以,我觉得解决方案是区别对待垃圾邮件和普通邮件。对于垃圾邮件就没有必要显示未读和推送通知。所以,我非常喜欢 Inbox by Gmail,同时也很认真地设置 Gmail 的过滤器,也会 Report Spam,这样可以做到到达我收件箱的邮件肯定是我需要看的。 李如一在那期节目中说到的「改变自己」的确有点语焉不详。简单来说,他对于垃圾邮件采取的是一种失败主义(defeatist,意指将失败当成一种必然的结果接受下来)态度。由于垃圾邮件的发送者有经济利益的驱动,普通电邮用户永远无法彻底打败垃圾邮件。像观察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一样饶有兴味地看垃圾邮件则是一种另外的选择。事实上,垃圾邮件和一切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一样,都是社会肌理中的一部分。没有垃圾的社会真的一定是更好的社会吗?在浦泽直树的漫画《二十世纪少年》中的「朋友乐园」(或者我们上期提到的迪斯尼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没有垃圾的社会的原型。 大家常用 Siri 吗?最近 John Gruber 等几人表示 Siri 比两年前可靠了许多,并以此作为苹果在云服务方面有长足进步的证据。李如一和 Rio 都不太常用 Siri,但我们很难忽视 iCloud 在其它服务中的问题。iMessage 至今无法令人放心,简单到群发(收件人数 = 2)这样的小事都经常会莫名失败。iOS 开发者后台的不少改动更是要等几个小时才能在用户端生效。至于 Apple.com 的搜索功能……只能说我们一早就用在 Google 里搜「site:apple.com 关键字」来代替了。 我们依然赞同这样的说法:谷歌在设计方面的进步速度远超苹果在云服务方面的进步速度。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2014 年 7 月,RSS 阅读器 Unread 的开发者 Jared Sinclair 在博客上透露了自己的收入明细(《IT 公论》第九十期:独立 iOS 开发者的困境)。他给出的结论是令人沮丧的。但最近 Dash、Overcast、Manual 和 Monument Valley 的开发者都纷纷贴出了自己 2014 年的账单,他们的成绩令人雀跃。Monument Valley 系八人的团队作品,属于定义了范式的划时代大作,暂且不论。其它三个都是一人军团在战斗。在我们看来,Dash 的成功靠的是选对了市场(查看文档是程序员这个群体的刚性需求),Overcast 的成功靠的是「基于善意的商业模式」(对顾客保持充分的公开和透明),Manual……说实话我们也有点惊讶,毕竟那只是一个可以让用户调节 ISO 等参数的相机软件。或许因为相机软件作为一个类别在 App Store 占据的份额足够大?总之,尽管有种种讨厌的毛病,App Store 直到今天依然给独立开发者提供了无人能及的机会。(如果您有作品在 App Store 发售,欢迎来信自荐。) 美国十九岁大学生 Andrew Watts 在 Medium 旗下的杂志《Backchannel》写了一篇〈真少年告诉你少年怎么用社交网络〉)。或许大家已经看过了?内容并不令人意外:Facebook 不酷了,Instagram 上发照片一定要好好挑选,搞不清楚 Twitter 可以用来幹嘛,等等。CEO Evan Williams 说这是 Medium 近期点击量最高的文章,刚好近日又有新闻说 Instagram 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 Williams 联合创办的 Twitter,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明点击量不是一切。果然只有在离开了数据就不会说话的技术圈才会有此等重量级人物出来提醒大家这类基本常识呢。 在本期节目的最后,李如一介绍了他今年为《彭博商业周刊》推荐的五本关于互联网与社会的书。文章尚未刊出,不便转发。但可以透露这五本书是 Bruce Sterling 的《The Epic Struggl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Walter Isaacson 的《The Innovators》、Ed Catmull 的《Creativity Inc.》、danah boyd 的《It’s Complicated: The Social Lives of Networked Teens》(这本可以在作者网站上免费下载 PDF)、以及 Astar Taylor 的《The People’s Platform: Taking Back Power and Culture in the Digital Age》。(2013 年的书单在这里。)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大家一起来读经典计算机科学论文 3D 打印技术如何拯救肿瘤患者 如果没有时区世界将会怎样? 「公开」、「开源」、及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体系 相关链接 DNSsec 美国真少年看社交媒体 Evan Williams 说不要光看点击量 独立 iOS / Mac 开发者们的账单 danah boyd 的维基百科页 Rio 提到了 danah boyd 的一篇专栏文章 IT 公论第三十四期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Comments

Login or signup comment.